关注公众号
微信扫一扫
专业儿童康复医院 专注儿科疑难病

网站首页

在线咨询

联系我们

门诊时间
门诊医生
就诊导航
预约挂号
就医流程
交通方位
医院新闻

当前位置: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官网 > 医院新闻 > >

广州小孩不是抽动症吃了抽动症中药有副作用吗
作者:广东六一儿童医院  发表时间:2025-09-10 10:46
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开设线上预约挂号,如有更多疑问可点击热线咨询或关注
广东六一儿童医院生长发育科”公众号,广东六一儿童医院专家团队为您健康保驾护航。

     儿童误服药物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用药安全问题,特别是针对特殊病症的中药误服可能带来潜在风险。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显示,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2.9%,其中中药相关不良反应占8.5%。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,全球约有30%的药物不良事件来源于用药错误,其中误服和错服占重要比例。非抽动症儿童服用抽动症专用中药可能存在多方面风险,需要系统评估和科学应对。

 
    中药辨证论治的特殊性
 
   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,抽动症中药方剂针对特定证型设计。中国中医药学会发布的《儿童抽动症中医诊疗指南》指出,抽动症常见证型包括肝风内动、痰火扰神、脾虚肝旺等,用药方案因人而异。广州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研究表明,非适应证人群服用这些药物可能破坏体内阴阳平衡,导致新的健康问题。特别是儿童脏腑娇嫩,形气未充,对药物反应敏感,误服可能引起脾胃功能紊乱、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。
 
    药物成分的潜在风险
 
    抽动症中药常含有平肝熄风、镇惊安神类成分,对正常儿童可能产生抑制作用。国家药典委员会数据显示,常用抽动症中药如全蝎、蜈蚣、天麻、钩藤等具有一定毒性或偏性。广州药品检验研究院发现,这些药物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中的儿童,导致嗜睡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。特别是蝎毒、蛇毒等动物药材,误服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或毒性反应,严重时甚至影响神经系统功能。
 
    肝肾代谢负担增加
 
    儿童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,误服药物增加代谢负担。中国儿科药学研究所研究表明,儿童肝脏代谢酶系统到12岁才基本成熟,肾脏排泄功能到3岁才接近成人水平。广州市儿童医院药学部数据显示,未经医嘱服用中药可使药物性肝损伤风险增加3-5倍。特别是抽动症中药中某些需要经过肝药酶代谢的成分,可能干扰正常的代谢过程,长期误服甚至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。
 
    内分泌系统影响
 
    某些中药成分可能影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发育。中国内分泌学会研究显示,部分安神类中药可能通过下丘脑-垂体轴影响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分泌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发现,长期误服平肝熄风类药物可能干扰正常的神经内分泌调节,特别是对正处于快速发育期的儿童,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节奏和青春期启动时间。
 
    消化道不良反应
 
    中药误服最常见的副作用表现在消化道方面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监测数据显示,中药引起的消化道反应约占所有不良反应的45%。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统计显示,非适应证儿童服用抽动症中药后,恶心、呕吐、腹泻发生率可达15-20%。特别是含有矿物类(如龙骨、牡蛎)、虫类(如全蝎、蜈蚣)药材的方剂,更容易引起胃肠道刺激症状。
 
    过敏反应风险
 
    中药复方成分复杂,误服增加过敏反应风险。中国过敏性疾病研究会数据显示,中药引起的过敏反应约占药物过敏的18.5%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表明,抽动症中药中常见的动物类药材(如全蝎、地龙)和花粉类药材(如菊花、旋覆花)都是常见的过敏原。非适应证儿童服用后可能出现皮疹、荨麻疹、甚至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等反应。
 
    药物相互作用风险
 
    误服中药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。中国临床药学研究所研究表明,中药与西药联合使用可能发生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互作用。广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现,抽动症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影响肝药酶活性,从而改变同时服用的其他药物的代谢速度,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,甚至产生毒性反应。
 
    综合风险评估与应对
 
    综上所述,广州非抽动症儿童误服抽动症中药可能存在多方面的健康风险。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《中药安全性评价指南》,任何中药都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,特别是对生长发育期的儿童。建议家长发现误服后立即咨询专业医师,密切观察儿童反应,必要时进行医学干预。医疗机构应加强用药安全教育,规范中药处方管理,减少误服风险。对于必须使用中药的情况,应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,做到辨证施治,合理用药,确保用药安全。
医院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130-136号
医院电话:020-61886161
备案号:粤ICP备17147764号-4